2025年5月17日至18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第四届华夏计算机科技英才班学术交流会暨CCF系统软件专委走进高校活动在安徽寿县成功举办。本次会议通过学术报告、成果展示、专家分享等环节,充分展现了英才班学子的科研活力与创新思维。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徐宏力、副院长连德富、华夏计算机科技英才班负责人张昱老师,英才班管理团队丁虎老师、田野老师、徐林莉老师,特邀点评曹晨红老师,本科教学秘书黄中华老师、朱博涵老师及英才班同学们参加了会议。
5月17日下午,学术报告展示拉开帷幕。会议由丁虎、田野两位老师主持,徐宏力致开幕辞。徐书记对三位校友应邀回母校作报告表示欢迎和感谢,并对英才班的同学提出三点希望:一是多学习,课堂内外的每一份积累都将成为未来的底气。既要深耕专业,筑牢根基;也要开阔视野,博采众长;二是多交流,拓宽格局。珍惜身边的师长同窗,主动与不同领域的人对话,在思维的碰撞中激发灵感,在观点的交融中打破局限;三是多运动,强健的体魄是追逐梦想的基石。在忙碌的学业中,别忘了走出教室、奔向操场,让汗水释放压力,让运动焕发活力。唯有身心俱健,方能扛住挑战、行稳致远。
随后,七位同学依次登台,立足计算机领域前沿,以严谨的数据分析和创新的技术路径,围绕大模型优化、隐私算法、存储系统设计、AIGC应用等前沿方向展开报告,呈现了高质量研究成果。报告结束后,评审老师进行专业点评。副院长连德富在点评环节中鼓励同学们尽早走进科研的大门,真正参与实际的科研项目,提升自我创新能力,在切身运用中全面提高科研思维和实践能力。这种跨越年级的学术对话,正是英才班“传帮带”传统的生动注脚——在问题与答案的循环中,创新的火种悄然传递。
最后,根据评审老师的评审结果,评选出本次学术交流会的各个奖项,并举行了颁奖仪式。
5月18日的议程聚焦人才培养与学术前沿,华夏计算机科技英才班负责人张昱老师主持会议。分享会上,徐航宇、赵浩怡两位同学以“在科大,你可以收获什么?”“不惧折腾,向外探索”为题,分享了科研探索与个人成长的感悟。随后的CCF系统软件专委报告环节,南京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许畅(9511校友)深入探讨从软件输入验证和编译测试的角度来保障智能人机物系统安全的途径;航天五院502所研究员乔磊(9711校友)分析和总结中国航天领域嵌入式操作系统的研制历程及应用情况;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系统研究员王佳玮(1311校友)介绍了后摩尔时代下异构多核硬件中并发控制在各类基础软件中的应用。
会议尾声,张昱在总结讲话中表示,本科生不仅要学精专业,更要追求全面发展,成为适应未来的复合型人才。技术的前沿往往诞生于思维的碰撞,同学们需要既能独立攻坚、又能协同作战的能力。无论是参与学术团队还是学生社团,希望同学们在协作中学会倾听、表达,在多元角色中提升综合素养。大学的珍贵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在于视野的开拓与人格的塑造。
徐宏力在总结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英才班同学们取得的成绩,鼓励同学们走进实验室,能够多一些机会参与科研中、投身科研中,近距离接触前沿科研领域,在导师指导下参与真实课题研究,为学术成长与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与会期间,师生们走进历史悠久的寿县古城墙,感受千年文化底蕴;参观了安徽楚文化博物馆,深入了解江淮地域的科技与文明交融史;同学们在晚餐后自发表演节目,欢乐、温馨的氛围定格为青春纪念册里生动的一页。
本届交流会不仅为英才班的学子们提供了展示科研成果的舞台,更通过师生互动与跨领域对话,深化了学术视野与社会责任感。
华夏计算机科技英才班始终致力于培养兼具技术深度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未来,英才班将持续打造高水平学术平台,助力青年科技人才在关键领域突破创新,为国家科技发展注入新生力量。